打通高价值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举办知识产权产业化运用促进论坛暨产学研高价值专利对接会

2023年12月14日    

[字体: 小]

上海正加快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和国际知识产权中心城市,以更高效的服务激发知识产权价值,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12月13日,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知识产权产业化运用促进论坛暨产学研高价值专利对接会在闵行区成功举办,会议由闵行区知识产权局指导,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援助中心)、上海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主办,中外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上海)有限公司承办。会议邀请了高校教授、专家,服务机构和企业代表,就如何打通高价值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深入探讨交流,也为知识产权、创新成果与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之间,搭建沟通平台,找到落地场景。


1214_182304_145.jpg

高价值的科技创新成果从产出、转化到实现产业化,既依托于“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也离不开“从1到10”的迭代性创新。在科研、产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中,很多时候都会面临着如何有效地将知识产权、创新成果转化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以推动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问题。一方面,在高校院所中,手握大量的知识产权、高价值成果,但不知如何转化;另一方面,熟悉市场的企业需要核心技术,却找不到创新源头;依托园区内丰富的两方资源,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以一场高质量的产学研高价值专利对接会,加快完善支撑硬科技的知识产权交易,打通高价值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为打通堵点,跨越从学术到产业的鸿沟,会上,复旦大学基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海荣博士就突破性技术和产业化信息做了详实的分享,聚焦于细胞基因治疗、智能生物制造、基因诊断、遗传育种等领域的技术成果与转化需求,同时就复旦大学基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产学研发布信息平台和技术实现方式、对接情况进行了介绍,为各方深入对接深度合作,搭建“双向奔赴”的平台。

1214_182327_204.jpg

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充分挖掘专利价值,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希望与会各方以此为契机,一起努力推动知识产权运营生态建设,深度融入高校创新研发的全过程、深度融入企业创新发展的全链条、深度融入全市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的全方位,努力破解专利转化供需匹配的问题,合力构建有利于知识产权要素流动的良好环境。

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论坛上,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相关负责人就专利导航政策的重要节点、实现路径、工作导向、组织保障等展开了分享,明确了专利导航以专利数据为基础再回归数据导向,形成关于产业发展环境、技术发展态势、技术壁垒以及主体的市场竞争实力的关键导向,实现促进科技主体发展的重要意义。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交易部副总经理周悦就专利开放许可与专利交易展开主题分享,介绍了专利开放许可的重要意义以及操作实务,总结了适用于专利开放许可的几类专利情况以及常见的注意事项,帮助企业更好地运用专利开放许可政策。上海中外企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唐丽莎博士就产学研融合创新中的高价值专利进行了主题演讲,着重介绍了产学研用过程中高价值专利的挖掘、识别与保护,以及如何将高价值知识产权快速可持续地实现经济效益。

1214_182349_344.jpg

圆桌会议上,各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届代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会上就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打破科研与产业之间的鸿沟,以及银行、股权投资等金融资本如何能更有效地支持高价值成果的转化做了讨论,最后与会专家各自就成功的产学研转化案例做了分享。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王勉青,复旦大学基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海荣博士,复旦大学产学研合作处、技术转移中心项目主管赵瑞华博士、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交易部副总经理周悦、上海临港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王恬沁、上海佰炼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海峰分别作为高校专家代表、服务机构代表、先导产业企业代表参与了圆桌讨论。